6月24日,西华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郫都校区和宜宾校区同步举行。今天,学校8109名本科生、1369名硕士研究生、24名国际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,奔赴祖国山海。
党委书记靳敏,校长李秋实,党委副书记朱兴华,副校长费凌、郎方年、邵永波、王永杰,宜宾市政府副市长罗春涛,市政府副秘书长谢艳兵出席典礼。仪式同时以在线视频形式全程直播,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,宜宾市委人才和大学城工作局、市科技局、三江新区(临港经开区)党工委、市科教集团有关负责人,以及教师代表、校友代表、2025届毕业生和亲友等在现场参加典礼,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。
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启幕。郫都校区雨幕如帘,校领导们走下观礼台,融入青春的海洋。
致辞、赠言和祝福
校长李秋实寄语毕业生
“回望来时路,青春印记镌刻西华园。放眼新征程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正乘风破浪、扬帆远航,你们是名副其实的‘强国一代’。”李秋实以《昂扬青春·逐梦山海,做强国建设的奋进者和弄潮儿》为题致辞。临别之际,他深情回顾了同学们在校期间与母校共同经历的难忘时刻,点赞了众多优秀学子,并为全体毕业生送上三句嘱托:
一是以实干夯基,铸就强国脊梁。“躺平”和“佛系”,西华人的字典从未收录。只有扎根于现实土壤,梦想才能落地有声、回响悠长。要学习历代校友服务基层边疆、投身党和国家事业所需的奉献精神,希望大家与时代同行、和时间赛跑,以跬步之坚担负新的青春使命,通过苦干实干书写人生华章。
二是以巧干创新,勇拓时代新域。向新而行的创造之路,西华人从来不曾缺席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人工智能、中国创造展现广阔前景。要坚持用家国情怀砥砺创新利剑、用数智融合绘就行业新篇、用科技力量更好助农兴农,希望大家始终心系“国之大者”、持续怀揣创新火种,以破壁之锐勇于探索“无人区”,做新质生产力的“生力军”。
三是以自信燃炬,照亮山海征程。自信盈则力量强,底气足则脚步稳,西华人的成长轨迹是母校目光最深的凝望。大家不仅是学成的学子,更是推动社会前行、塑造时代新貌的重要力量。要坚定专业自信、能力自信,以“求是、明德、卓越”接续向前,希望大家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,承鸿鹄之志,展骐骥之跃,让青春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宜宾市政府副市长罗春涛致辞
长江首城沃新苗,校地双方精诚合作、携手奋进,在宜人宜宾结出累累育人硕果。罗春涛代表宜宾市委市政府向毕业生致贺。她说,同学们孜孜求学、挥洒汗水的身影深深融入城市发展轨迹,宜宾已成为大家念念不舍的“第二故乡”,表示宜宾始终珍视每一位曾在此努力拼搏、贡献才智的学子,希望大家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保持“平实之心”,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,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不凡,并现场发出“万事皆宜、天下为宾”的盛情邀约,期待与同学们在三江交汇处再续情缘、共赴未来。
教师代表发言
教师代表、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吴昌东结合自身经历,勉励毕业生树立目标、砥砺前行信心,主动适应时代变化,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未来;同时积极进取、保持求知热忱,不断拓展视野、提升自我,努力成就多彩的青春事业。他将母校称作“梦开始的地方”,指出求学中获得的知识、塑造的精神将受用终生,希望同学们心怀感恩,牢记校训嘱托,将母校赋予的专业底蕴与人文品格转化为人生发展的持久动能。
本科生代表发言
本科生代表、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武祎动情讲述了大学四年从学习实践、竞赛活动到追求进步、担当奉献的成长历程,特别感恩母校的校训滋养和思想领航,坦言“真正的成长是敢于走出‘舒适圈’的藩篱”,阐释自省精神对个人精进的关键作用,寄语同窗永葆“登高一望”的勇气,踏浪前行探索天地辽阔,祝愿学校“求是”灯塔、“明德”沃土和“卓越”薪火生生不息,持续激扬西华学子奋勇争先。
研究生代表发言
研究生代表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母金兰感恩母校培养和师长教诲,并从“筑牢信仰之基”“涵养修身之本”“勇担时代之责”三个方面谈及校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。三年来,她坚持钻研经典,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内涵,思政作品获得全国特等奖,撰写文章在学习强国发表。她号召同学们传承西华基因,以实干诠释担当、用创新守护梦想,带着母校赋予的精神烙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。
授位、颁奖与献花
典礼上,朱兴华、邵永波分别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和学位授予决定。校领导与宜宾市领导共同为两校区受表彰学生代表颁奖,9502名学子在这个夏天拾穗毕业。
三尺讲台育桃李,一支粉笔写春秋。教职工数十载如一日地坚守育人岗位,为同学们传道授业、温暖服务。在温馨感人的氛围中,两校区毕业生代表走上台前向辛勤培育他们的教职工代表献上鲜花,表达深深的敬意与感激。
现场花絮